與陳光老師面對面學習, 預約詢問電話 (02)2365-7766

目前分類:記憶 (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陳光老師覺得讀書該是件很快樂的事,

但現在的孩子,為了台灣的升學制度,痛苦的學習。

成績是一時,但思考方式卻是一輩子的。

20141125084504896

 

 

太多孩子讀書方式不對,長大之後失去自信,甚至失去生命的價值

 


太多人原本對大腦極度沒有自信,

但聽了這場演講之後,觀念被徹底改變了,原來大腦這麼神奇,只是過去我們被誤導了....

 

 

良好的知識

&

記憶的能力

才能使自己在

瞬息萬變的世界

站穩腳步

迎接未來

 

看了這一段,你就會了解一切的真相

http://www.719.com.tw/719/


現在老師在台灣免費演講,請大家看完之後轉傳,讓更多孩子知道如何啟動他們大腦的天才
看完幫忙傳出去ㄛ,每轉傳一次,可能就幫助一個人找回人生的價值 !

 

所以趕快先來免費2.5小時記憶特訓!!

06/10(日)下午14:00-16:30

06/20(三)晚上19:00-21:30

邀請您一定要來聽陳光老師本人演講

84441

 

 

報名專線:02-23657766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6e88f6beaa7bdb001e889a86e41bc059.jpg
QA
客人問:「你這種超強記憶需不需要常常練習阿?」
答:請您告訴我,這世界上有什麼不需要練習?
走路要練習,拿筷子需要練習,只有「放棄」這玩意兒都不需要練習。
除了放棄,這世界上有什麼不需要練習呢?你覺得陳光老師主持節目、演講有練習嗎?

記住:一個人要人模人樣站在台前,背後要承受多少淚水?沒有練習,怎麼可能會有好的表現呢?
只是學了超強記憶,不用流太多滴淚,就能讓我們做任何事,都能有模有樣。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提升記憶力就要細嚼慢嚥─在無意識中增加咀嚼次數的飲食習慣從以前開始,就有一說法是「吃東西細嚼慢嚥,腦袋才會靈活」,想必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句話。

在經過細嚼慢嚥後,對工作記憶進行測試的結果顯示,不只是成績變好,就連掌管腦部記憶的海馬體和顳葉,活動情況也有了明顯的提升。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期待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午餐時間細嚼慢嚥的話,將會有助於提升下午工作時的記憶力

 

「細嚼慢嚥」在每天忙碌的生活讓我們難以做到。而且,我們吃便利超商的麵包或是蓋飯,這類好咬食物的機會變多,以致於我們不會特別去意識到咀嚼這件事。想要自然地增加咀嚼的次數,這裡提供一個不錯的方法,那就是減少筷子夾起配菜或白飯的量。

我們的大腦會幫助身體手眼並用,當我們在趕時間吃飯的時候,筷子會夾起較多的量,而我們的身體就會記憶住這樣的動作和印象。

若是這樣,在下一次用餐的時候,雖然並沒有想要趕時間,筷子夾起的量卻會不自覺地增加。由於身體記憶會被自動化,所以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平時究竟是夾多少的量。

可以試著在吃飯的時候,減少筷子或湯匙所夾取的量。量一旦減少,夾到嘴裡的次數就會變多,咀嚼的次數也必定會跟著增加。

習慣大口吃飯的人,可以試著分兩口吃。如果嘗試這樣的咀嚼方式後,會感覺到下巴或太陽穴疼痛的話,代表你並沒有用到咀嚼的肌肉。下巴的肌肉在身體當中,屬於能夠對面積施加出最大力道的部位,要使用這塊肌肉是相當費力的運動。

人體的消耗量中有七成是心跳等的基礎代謝,兩成是工作或運動,剩下的一成是進食。吃東西不只是在補充營養,同時也在消耗能量。此外,咀嚼不只能夠提升記憶力,也能夠讓腦部清醒。咀嚼食物會產生出一種名為血清素的物質。

血清素可以緩緩地讓腦部清醒,並且有安定心情的作用,讓自己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而受到驚嚇。

提升記憶力、代替運動消耗能量。讓大腦清醒、安定心情。只要在每天的飲食習慣上,多下一點小工夫就能得到這些效果,請大家從今天開始嘗試這成為記憶大師的小秘訣。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學生在複習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:有的知識雖然已經重複多遍,可還是印象不深。這令他們很苦惱,很困惑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商不高。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告訴你,這是因為你複習的時間不對,你錯過了最佳的複習時間。

按照信息儲存的時間長短的不同,記憶可分作:瞬時記憶、短期記憶、長期記憶 。瞬時記憶只能保持2-4秒。人們接觸到的信息在經過學習後,便成為短期記憶,但是如果不及時複習,這些東西就被會遺忘,不能形成長期記憶

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。他通過實驗發現了遺忘規律繪製了出了遺忘曲線,也稱艾賓浩斯曲線:

通過圖我們很容易看出: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,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,後來就逐漸減慢了,一定時間後,幾乎就不再遺忘了,即"先快後慢"的原則。記憶的知識在一天後,如果不抓緊複習,就只剩下原來的33%。而兩天後就只會記住原來的28%,隨著時間的推移,遺忘的速度減慢,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。

通過遺忘規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,學習及記憶不但要勤於複習,還要及時複習,只有這樣,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。複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材料後的124小時,最晚不超過2天,在這個時間段內稍加複習即可恢復記憶。過了這個時間段因為已遺忘了材料的72%以上,複習起來就「事倍功半」,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。我們在複習功課時,有時感覺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識似的,就是因為複習的間隔太長,大部分已經遺忘的緣故。

遵循規律是最容易成功的,如果能遵循遺忘曲線的規律來記憶力訓練,事半功倍的成就感將一直伴隨著你我。今後我們要有意識的運用這一規律,千萬不要以為什麼時間複習都一樣。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提到記憶法的時候,都是說所謂的「右腦記憶法」,也就是透過一些右腦的特性,──如圖像記憶法──,來運用右腦的快速記憶空間,從而達到快速記憶、持久記憶的功能。

  右腦記憶的特色,在於擅長記憶精確的、較為簡短的資料,如數字、英文單字、古文(古文不一定是「簡短的資料」,但在記憶法之中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)等。尤其是十分精確的數字記憶,記憶法在這個方面能夠發揮非常驚人的效果。

可以說,右腦記憶是一種「加法」,把資訊給「加」進我們的腦袋裡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然而,大部分的人在學習或者是記憶資料的時候,常常會問「我們要記什麼?」可是卻很少人注意到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……「我們不要記什麼?」 

剛剛說到數字記憶,那麼現在拿數字來舉個例子好了:

以下有一個數字序列:

123581321……

這幾個數字,可以很輕鬆地利用右腦記憶法給記下來。可是這些數字,有需要記憶嗎?

其實是不需要的。這個序列之中有規則存在,也就是第三項是前兩項的和(1+2=32+3=5……)

  當用記憶法進行記憶的時候,你或許可以很快地把數字記下來,可是這麼做,不如找出數字的規律,並且推論出接下來可能的數字,「不記憶」反而比「記憶」更省腦容量、更快速。

  同樣的,當你在學習的時候也是如此。如果想要把一篇文章的所有資訊都給記下來,那雖然記憶法也可以幫助到你,可是那樣卻更花時間,更花心力。

   與其如此,不如善用左腦的「減法」,找出哪些是不重要的,哪些是不重要的,再只記憶重點、關鍵詞,再運用右腦的「加法」進行記憶,找到好的記憶方法才能夠更有效率,也更清楚資料的內容。

文章標籤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七招鍛鍊大腦 不再失憶

 

你是否懷疑自己的大腦出了問題,怎麼老記不住東西?大腦好比倉庫,記憶就是存貨,還有管理員「海馬迴」和「額葉」,想防止失憶,七招記憶力訓練,做好記憶倉儲管理。

 

為了拿水杯到客廳,走到一半,卻忘記自己到客廳要做什麼。

重複的事情總是一問再問,老被身邊的人提醒:「這件事你上次就問過啦,而且我也回答你了。」

為了上台報告作的講稿,背了大半夜,真正上台,關鍵數字還是怎樣都想不起來。

這些困擾,是否似曾相識?你是否也懷疑,自己的大腦出了問題,怎麼記憶總是出錯、失常?

有些記憶的衰退,是生理變化造成的,的確值得憂心。

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林克能就指出,例如失智症患者的大腦結構就有明顯改變,其中一個改變就是負責記憶的「海馬迴」細胞死亡,因此短期記憶無法轉為長期記憶,一下就消失了。

中風、腦血管病變等,也會影響記憶功能。

而隨著年紀增長,一方面因為神經細胞與神經的萎縮,新記憶形成難度變高;另一方面,就像倉庫東西多了就容易找不到東西,年紀大了腦子儲存的東西多、亂了,也會更不容易「提取」出記憶來。

「年紀大了,(記憶的)提與取都更困難,」林克能說。

腦子為何未老先衰?

然而,現在有許多人似乎「未老先衰」,還年輕就出現記憶困擾。

其中一個原因,是因為忙碌、資訊太多、環境吵雜、睡眠不足、焦慮暴躁或是壓力等,而無法「活在當下」,記憶存不進去腦中。

其中「注意力」是一個關鍵,放掉不必要的雜訊,「專注」才容易形成記憶。就像課堂上,儘管老師口若懸河,但如果學生漫不經心,那什麼新知識都將如船過水無痕。

另一種記憶困擾,則是記憶雖在腦中,卻「提取」困難。馬偕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李卓育指出,就像電腦資料夾太亂,明明知道檔案就存在裡面,卻找不到路徑一樣。

提取記憶由腦中「額葉」負責。李卓育指出,壓力、勞累、身體狀況不佳時,都會讓額葉失調,一時「健忘」。

就像有的學生明明背誦了很久,但進考場一時緊張,什麼都忘了。但一出考場,壓力解除,卻又想起來了。

針對這些狀況,其實都有方法可以克服。林克能指出,每天大腦要接收許多資訊,「遺忘是大腦正常的功能」。

但透過七大技巧好的記憶方法,可以告訴大腦該記哪些事。

一、加強「觀察力」。在看一件事物時,學習以多種角度、「五感」觀察,讓同一件事,有多元的「儲存路徑」,可以幫助記憶與之後的記憶提取。

如同樣看一顆蘋果,可以聞它的味道、吃它的口感、摸它的觸感,聽蘋果掉落的聲音,也可以連結自己過去吃蘋果的經驗,或和蘋果有關的故事等。

林克能指出,「多重儲存」,是一種鍛鍊頭腦的方式。

特別是,一般來說,大腦對「圖像」的記憶力比文字更好,將需要記憶的事物轉換成圖像,或是想像事件的畫面,都能有助記憶。

二、訓練專注力。科學已經證實,多工並不會增加效率,反而降低品質,還可能傷害大腦。

臨床心理師王淳慧建議,一次做一件事。工作時,關掉通訊軟體,避免開過多視窗,讓自己專注。

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物,培養專注力,但不要忘記適度休息。

玩遊戲也有幫助。林克能建議,可以玩「大家來找碴」或是拼圖等,一定時間內專注找兩張圖的差異,或是拼起圖案的線索等。

三、反覆練習、分門別類。新學的事物經過反覆複誦、複習、運用,比較容易內化成穩固的長期記憶。

記憶時可以將新資訊和自己腦中的舊資訊連結,例如談到颱風,可以連結自己曾經歷過的颱風經驗等。

此外,王淳慧建議,可以運用「分類」的技巧,將新的知識在腦中組織歸納,重新整理後會更容易記憶,要提取時,也比較有線索。

林克能舉例,如給老人家看十二張圖後,短時間將圖蓋起,再要他複誦十二張圖上的內容,多半人無法說得完全。

但如果將十二張圖內容分門別類,如有動物、植物、形狀等,這些大項目就像勾子,容易記憶,且記得這些大項,就容易想起大項內的細部內容了。

另一種練習的方法,是「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」,把聽過的資訊用自己的話轉述給別人聽,「換句話說」,可以加深記憶。

四、生活中多點變化,不讓大腦安逸。王淳慧建議,例如上班上學時,不妨偶爾變換路線,走一條不同的路,不要心不在焉的走,而是花心思觀察路上不同的風景、店面、人群。

此外,多學習新事物,讓生活多元豐富,無論是藝術、唱歌、手工藝、玩遊戲等,經常刺激腦部,投資、挑戰自己,而不是讓腦子進入一切習慣的「省電」安逸模式。

五、保持運動的習慣。規律的運動,可以減低失智的風險。

林克能指出,人做動作,也需要大腦,如果只是一直躺著,腦子也不需要運作,自然就會容易退化。

六、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體態。李卓育指出,抽菸會讓血管阻塞,使得腦部的循環變差;過量的飲酒,又不吃東西,很容易缺乏維生素B1,影響腦部運作;熬夜、睡眠不足、營養不均衡等,也都會有影響。

此外,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也是失智的危險因子,應該適當飲食,維持健康體態。台灣失智協會建議採「地中海飲食」,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。包括多攝取蔬果、豆類、堅果、未精製穀類、未飽和油脂、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類等。

七、留意疾病徵兆。失智症在生活發生問題前,腦部早就發生變化。必須留意生活中的微小徵兆,及早預防,才能延緩退化。

台灣失智症協會引述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的失智症十大警訊(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),包括: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、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、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、對時間地點混淆、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、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、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、判斷力變差、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、情緒和個性改變。

台灣失智症協會也提供「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」,供民眾上網自我檢測。

 

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78386

文章標籤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王曉晴 Cheers雜誌

 

現代上班族生活在太多壓力下,會傷害大腦和身體。

 

根據醫學臨床經驗和研究指出,長期壓力對大腦記憶力的傷害程度,

 

雖然因人而異,答案卻是肯定的。

 

想想,你是否曾因長時間忙碌工作,自覺記憶力變差了?

 

別擔心,這可能只是短暫現象,多做心智和身體活動,將能幫助你搶救記憶力。

 

 

主講:徐文俊(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)

 

 

壓力是常被討論的上班族記憶力變差主因。很多醫學研究指出,人長期處在壓力下,記憶力會受損。

 

壓力是記憶力變差的罪魁禍首?

 

壓力影響人的記憶力可從短期和長期壓力來看。有人認為短期壓力能幫助記憶,

 

例如學生因為面臨期末考,產生壓力,記憶力會特別好。不過短期壓力累積變成長期壓力就會傷害記憶力。

 

 

由於每種學習都從短期記憶開始,所以壓力也會促使上班族的學習能力變差

 

因此,上班族就要警覺壓力是否已經過大或過長。

 

 

 

不良工作模式和態度也會造成記憶力退化

 

 

造成上班族記憶力變差的因素不只是壓力問題,本身的工作模式和態度也是重要影響關鍵。

 

首先談到工作模式,上班族過度忙碌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,間接造成記憶力變差

 

很多上班族沒有做好時間管理,經常一進辦公室就蒙著頭做一堆事。

 

一邊跟客戶講電話;一邊寫企劃書。電腦也常同時開好幾個工作視窗。

 

工作時間分配最好是一次專心做一件事,大腦注意力集中,記憶力就會比較好

 

接著談到工作態度,很多剛進職場的年輕上班族誤以為,工作時間越長代表自己越勤奮。

 

事實上,上班族經常長時間工作容易導致過度疲累,而影響記憶和思考判斷能力,工作表現反倒不好

 

人要有適度休息時間,不管用天、週或月計算都行,

 

上班族每工作一段時間,身體和大腦都要有適度的短暫休息

 

休息時間也要盡量找方法紓解壓力。例如每工作1小時,

 

就站起來走一走、動一動,或做跟工作無關的事,稍微放鬆自己的注意力。

 

 

保持心智和身體活動,搶救你的記憶力

 

 

上班族如果自覺記憶力變差,建議多做心智和身體活動。

 

心智活動包括玩益智遊戲、閱讀能幫助思考的書、看電影等

 

每天重複的工作不能做為心智活動,工作通常沒有足夠的複雜度和多樣性,

 

只會讓人忙碌,大腦活動度還是不足。

 

此外,健康飲食也能搶救記憶力

 

上班族要多攝取含有維他命A、C、E的抗氧化物食物,和含有葉酸的有色蔬菜等食物,

 

對增進大腦活動度或記憶力都有幫助。

 

天天耗用高腦力工作,很多上班族到下午3點會有飢餓感。

 

由於大腦和腎臟是人體消耗最多葡萄糖的器官,

 

人在極度忙碌,大量使用腦力,高度消耗熱量後,自然會肚子餓。

 

這時補充少許熱量,精神會比較好,但切忌吃太多高熱量食物,否則不僅容

 

易想睡覺,也會影響記憶力。

654  

 

 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777

 

 

如果大腦是銀行,你的存款夠多嗎?

有人問知名的神經學家斯默爾(GarySmall)醫師:年齡多大就太遲了?就算改變壞習慣,也不能保護自己的腦子了? 

斯默爾醫師說,「請聽我大聲說明白:永遠不嫌晚,只要今天開始改善生活型態,就可以開始修復昨天的損傷。」 

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,必須改變生活型態,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,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,不僅你的身體,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。 

1細嚼慢嚥 

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,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,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。因為咀嚼時,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,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。 

2.曬太陽 

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,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。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,像「長頭髮」一樣,使神經纖維增長。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,雖暫無定論,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,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,比較不容易憂鬱。 

3.列清單 

「無論任何年紀,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,」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說。他建議,藉由列下工作清單,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,無論工作困難與否,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。所以你可以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-mail,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,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。 

4.吃早餐 

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,也為了大腦。 

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,這是對的。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,隨時需要供應熱量。經過一夜之後,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,如果不供應熱量,你會想睡、容易激動,也難以學習新知。 

5.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 

頭骨雖然很硬,腦卻很軟。無論年紀老少,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。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?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,也避免會重創腦部的運動。
 
6.做家事 

別小看做家事,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,也要安排居家空間。 

曬棉被、衣服需要伸展身體,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。只要運用肌肉,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。況且,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、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,成就感的刺激,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。 

7.多喝水 

大腦有八成是水,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。臨床神經科學家、精神科醫師亞蒙(DaneilG.Amen)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,他的腦部影像很像毒癮患者,但他激烈否認。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,曾大量失水,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。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,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。 

8.跟人笑笑打招呼 

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吧。卓良珍主任認為,打招呼不但有人際互動,降低憂鬱症的風險,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,要記住對方的人名與外型特徵,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。 

9.每週走一條新路 

打破舊習、嘗試不熟悉的事可以激發短期記憶,建立大腦解讀訊息的能力。例如嘗試改變每天從家裡走到車站的路線或是改變每天下車的車站,嘗試早一站或晚一站下車,或改變每天坐車的時間,單是做這項,就能對前額葉產生刺激。 

10.健走 

身體懶得動對大腦很辛苦。有氧運動最好,可以使心跳加速,而且有些動作需要協調四肢可以活化小腦,促進思考,提高認知和資訊處理的速度。 

有氧運動很簡單,穿起球鞋出門健走即可。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,只要每週健走3次、每次50分鐘就能使思考敏捷。 

11.深呼吸 

當你很焦慮時,做什麼都難。美國清晰大腦(sharpenbrains)網站負責人芙喃達茲(AlvaroFernandezs)提供一個取巧的冥想法:閉上眼睛、大拇指按小拇指,想像運動後美好的感覺,深呼吸30秒。然後大拇指按無名指,想像任何你喜歡的事物30秒,然後再按中指回想一個受關愛的時刻30秒,最後按食指回想一個美麗的地方30秒。
 
12.看電視少於1小時 

看電視通常不需用到腦,所以愈少這麼做愈好。澳洲的研究人員在網路上測試29500人的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,發現記憶力較好的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少於1小時。 

13.吃葉酸和維生素B12 

這兩種維生素可以控制血液中會傷害大腦的同半胱胺酸。富含葉酸的食物如四季豆、蘆筍等,維生素B12如鮭魚、沙丁魚等。維生素B12只存在於葷食,素食者要特別透過維他命補充。 

14.吃香喝辣 

吃咖哩可以預防失智,因為咖哩中的薑黃素是一種高效能的抗氧化劑,可以抑制氧化作用傷害細胞,還能預防腦細胞突觸消失。薑黃不只用在咖哩,也用在抹在熱狗上的黃芥末。 

15.每天都要用牙線 

美國20~59歲上千個個案的研究發現,牙齦炎、牙周病和晚年認知功能障礙有關。所以,聽從牙醫的建議,每天都要用牙線,每次刷牙的時間至少超過2分鐘。
  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讓「記憶」跟著「生理時鐘」走。

 

sleep-吐司-01-290x290

 

「世界就睡在夢裡…」樂團五月天有句歌詞這麼寫著。

的確,在夢裡,我們可以發現從未發現過的世界。著名小說《暮光之城》的作者Stephenie Meyer曾分享這本著作的故事根據,其實就是他某次的夢境。睡眠不但能夠激發創造力,它也是增進學習記憶表現的關鍵角色。

近期的研究發現,我們學到的知識,要透過睡眠歷程才能鞏固(小編:但是大雄都靠哆啦A夢的記憶吐司來鞏固…)。這當然不是說我們念完書以後馬上睡覺就好了,也不是某都市傳說中「把書放在枕頭下」就可以都考一百分;睡眠歷程最重要的,是要搭配「對的時間」來睡覺;而這個「對的時間」則是來自控制我們何時想睡、何時又會自動醒來的「生理時鐘」。由於睡眠的生理時鐘是由腦部的視交叉上核(suprachiasmatic nucleus,簡稱SCN)來調控,因此在生理時鐘失調的狀況下,不但容易產生情緒、睡眠、專注力等等問題, 在動物研究發現當SCN被破壞後,損害長期記憶的提取、影響到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的海馬回。

美國華盛頓大學Eckel-Mahan的研究團隊發現,長期記憶功能的維持,靠的是透過穩定的生理時鐘來活化海馬回中的蛋白質(註一);因此當睡覺的時間和生理時鐘無法配合,就可能影響學習記憶的成效。國立政治大學睡眠實驗室的調查研究發現:當學生睡覺時間的不規律性越高,其學業表現就越差。美國的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:學生在週末起床的時間點與其學業成績具有高度相關,週末上床睡覺的時間點與學業成績表現有著高度相關性。這些研究的結果都暗示著當睡眠時間越不規律,就越可能影響記憶的穩固。也就是說,每次第一名的同學說「我都很早就睡了」很有可能是真的,他們的確沒有偷偷熬夜唸書…

曾經有科學家想知道睡眠時間對認知功能的影響,結果發現在一週內每天睡覺比平常晚兩小時,對記憶造成的影響,就相當於遭受到一天24小時的睡眠剝奪。不規律的睡眠與睡眠剝奪兩者對記憶形成都具有明顯破壞力,所以如果想保持良好的記憶力,學習過後別忘了在對的時間(睡眠規律)做對的事情(不要熬夜苦讀)。(小編:才能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噢!揪咪!)
註一. Eckel-Mahan, K. L., Phan, T., Han, S., Wang, H., Chan, G. C., Scheiner, Z. S., & Storm, D. R. (2008). Circadian oscillation of hippocampal MAPK activity and cAmp: implications for memory persistence. Nature Neuroscience, 11(9), 1074-1082.  

陳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